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王荣利
领域: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领导艺术 
地点: 广东 深圳
签名: 中国公司法务研究***人

民间反腐败***律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23
  • 博客访问:2919824

专家文章

民间反腐败报告的标本意义 2008-12-06

标签: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28aef0100c3r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民间反腐败报告的标本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亚林 
   
   
   深圳王荣利律师经过七、八年的网络收集,先后积累了424例典型腐败犯罪案例,在对其进行初步归纳、统计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内第一份民间反腐败报告——《中国反腐败报告——当代典型腐败犯罪案例初步统计与分析》。这是一件极具有标本意义的事件。身为律师的王荣利利用业余时间,不仅结合本职工作,对相关案例进行学术分析,发表和出版了相关论述,而且还心忧天下,对事关党和国家历史命运走向的腐败问题积极开展学术思考,通过对424例典型腐败犯罪的集中梳理,对腐败犯罪发生的人数地域分布、时间阶段、职务结构状况、年龄结构状况、具体领域、程度、罪名、表现、后果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遏制腐败犯罪蔓延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宏观与微观治理建议,值得肯定和赞扬。 

   这份民间反腐败报告的一些统计分析和研究结论很值得我们关注:譬如,作者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腐败初次犯罪年龄在40岁至49岁之间的占到了腐败犯罪总数的43%,且时间跨度较长,隐蔽很深,危害极大,这一结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临退休前抓紧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之说,这说明了如果公共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的话,腐败发生的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存在,且会持续地发展下去;又如,针对腐败发生的地域分布状况,作者认为,“我国典型、重大腐败犯罪案件基本呈现出从沿海到内地再到西部逐步递减的趋势,这同我国各地经济指标从沿海到内地再到西部呈现出的递减趋势基本一致。”这与我们脑海之中愈贫穷的地方贪污腐败状况愈严重的想法不太一致,原因就在于发达地区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供支配,因此大案要案发生后,社会影响与后果往往极其严重;再如,从腐败犯罪的职务结构来看,腐败犯罪大案要案集中发生在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国有企业、金融系统等正副职主要领导岗位上,且腐败犯罪呈现出蔓延发展的趋势,并呈现出逐步向高级领导干部发展的趋势。这一判断与社会大众对身居高位的主要领导人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这一看法基本吻合,更深刻地印证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根本原理的普遍性。 

   尽管王荣利律师撰写的国内第一份民间反腐败报告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案例类型的划分、地域分布比较、时间阶段划分等问题存在研究方法的不足,宏观治理建议过于抽象,微观对策建议过于就事论事,但这份民间反腐败报告出炉的最大标本意义在于它的参与性、共业性和策论性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事关党和国家历史命运走向的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切实的关心和参与。王荣利律师的身体力行,表明了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心系国家,心忧天下,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其次,反腐败不仅仅只是执政党、政府的事情,而且是全体人民的事情,是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共业。执政党和政府不仅要建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体系,更要健全制度运作的机制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塑造优良的反腐败的共业文化。最后,反腐败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尤其是要聆听来民间的声音和建议。在腐败的手段花样翻新、腐败的程度日趋隐蔽和严重、腐败的关系网络日益严实这种大背景下,关注来自民间的声音是高举反腐败大旗的一个新方向,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而且,来自民间的思考和智慧有时可以弥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之不足,从而把党和政府的威信、决心与人民群众的力量有机结合,把政府的力量与民间的力量有机结合,在互动中实现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历史大业!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28aef0100c3r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类别:战略管理 |   浏览数(4113)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