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段俊平
领域: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品牌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853
  • 博客访问:2507610

专家文章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十三:平安法则 2014-07-23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十三:平安法则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意思是我有三条宝贵的原则,一直持守而珍惜着它: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自傲而居天下先。因为慈爱所以勇敢,因为俭朴所以宽广,因为不敢自傲居天下先,所以能成就大器。此三宝是老子处世最基本的人生哲学,也是《道德经》中最根本的朴素哲学思想之一。

老子提到的“慈”和“俭”都是中国人世代传承的优秀美德,有慈悲之怀才有勇敢之心,有克勤克俭才有广博胸怀。老子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更主要的论述是在“道”的层面,“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老子的道家思想来看,“不为天下先”与“无为而治”是一脉相承的。

古人讲究无求为安,安是本,变是末,变应是天变,人何以敢逆天而变。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规律,所以“不为天下先”应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天人合一的“不为先”。“不为天下先”是不应违反事物内在科学规律的“先”。“不为天下先”表达了一种审时度势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老子在提出上述“三宝”之后,又补充说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这与“不为天下先”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有天下先的能力而不为天下先就是一切应按客观规律办事,三思而后行,不要头脑一热,犯冒进错误。

企业家一定要有“慈”心,“慈”心就是天地之心,即包括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回馈之心、仁爱之心和敬畏之心等。它要求企业家及其企业对社会要有回馈之心和责任之心,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对员工要有仁爱之心。要用“慈”的理念去管理企业,将“慈”融合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才能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老子的第二宝“俭”对企业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崇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优良品德,老子的第二宝更有现实意义,它是解决浮华之风的最好管理法宝。此外,“俭”还有收敛内蓄之意,它要求企业家在克俭的同时一定要克勤、默默耕耘、低调谦逊,把企业真正做强做大。

“不敢为天下先”要求企业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审时度势,三思而后行,在做出决策前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企业家在决策前一定要有全局观念,要用全维度的思想方法,有些可为先,有些不可为先。

老子2500多年前提出的“三宝”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不管是过去和现在,老子的“三宝”人生哲学都是企业管理思想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节选自畅销书《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作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爱维龙媒董事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段俊平先生文章)公司网址:www.luckvlong.com;联系电话:010-83065151-823;联系邮件:hejie@luckvlong.com

 

推荐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类别:管理文化 |   浏览数(2440)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